牛肉咖喱的日剧 2011年跟随记忆中的日剧走进日本

牛肉咖喱的日剧 2011年跟随记忆中的日剧走进日本

各位老铁们,大家好,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牛肉咖喱的日剧,以及2011年跟随记忆中的日剧走进日本的相关问题知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,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,谢谢大家了哈,下面我们开始吧!

2011年跟随记忆中的日剧走进日本

2011年跟随记忆中的日剧走进日本

认识日剧是从《东京爱情故事》开始的,认识东京便是从那个完治与莉香去过的小公园开始。

飞机到达东京,出关后直奔旅馆,居然已近深夜时分,除了便利商店,我应该是没有其它选择了。一切安排好后,便走到了街上。由于日本商住区域一向规划得十分清楚,通常仅仅一条马路,就会将人车鼎沸的商业区与路上人车稀少的住宅区分割开来。街上一片漆黑,走过了三四个路口,终于看到一家便利商店,随手挑了罐加热的咖啡,走到了旁边的小公园,突然觉得眼前的景象那么熟悉,那是完治与莉香去过的小公园!

公园内静悄悄的空无一人,静的连树叶掉下来的声音都依稀能听见,我忍不住大口呼吸,恣意的吸着这有些冷却清新的空气,我在此地尽情地享受着。回忆着莉香曾说的:数到三,我们就一起转身说再见吧!一、二、三……看着眼前的小公园,尽管这样的公园在东京可能有上百座,但想到自己已经置身在东京,在这个彷佛熟悉却又遥远的城市,在这个曾经让我感动的小公园里,心中有股挡也挡不住的激动。

喝着暖暖的热咖啡,坐在东京爱情故事里的小公园,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宁静,这是我在东京的第一个夜晚。

看过《东京仙履奇缘》,又让我熟知了东京铁塔。纯朴天真的雪子带着爸妈的祝福,从乡村来到了花花大都市东京,遇到英俊潇洒的小开雅史,灰姑娘终于看到高贵的王子了。因为雅史的家在东京铁塔附近,每一个下雨的夜里,雪子总是徘徊在璀璨的东京铁塔下等候雅史,带着一颗对爱情不确定却满是憧憬的心。这段看似不可能,但却是两人真情不移、苦尽甘来的爱情,就像矗立在黑暗中闪闪发光的东京铁塔。而这异国风情、如梦似幻的建筑,也是现代人对真爱最后的幻想吧!

高达333公尺的东京铁塔,以绝对高度傲视巴黎埃菲尔铁塔及纽约帝国大厦。这里绝对是鸟瞰东京比较合适的地点,北边是皇宫禁区,东边是东京全港,西边是新宿,整个东京的景色尽收眼底,现代建筑式传统宫苑互相辉映,高速公路与港湾各据要津,看来赏心悦目。

再看《难得有情人》,银座SONY大楼也成了我记忆中的一部分。两位女主角优美子和加奈在偶然中相遇,成了好朋友,可她们又爱上同一个男人一也,这对她们之间的友谊,是一个严峻的考验,结局虽然是悲剧,但是温馨的感觉久久不去。剧中最动人的一幕,便是发生在东京银座的SONY大楼的前面。一也约优美子在银座见面,优美子也终于决定前去赴约,然而当她在SONY大楼对面远远看到一也,朝他跑过去的时候,戴在耳朵上的耳环突然掉落下来,那是加奈最心爱的宝物,而站在马路对面的,不也是加奈的最爱吗?想到这里,优美子不由得难过了起来,终于,她离开了银座,在夜色中……

银座被公认为全日本最有格调的商业区,这个因从前德川幕府在此设立银币制造所而得名的“银座”,如今拥有最洋化的咖啡馆、最现代的百货公司,再加上大大小小的画廊和各式各样的餐饮,成为东京最时髦最丰富的地区,也成为恋人们约会的最佳选择。银座最繁华的中央大街,每逢星期日的下午,便禁止车辆通行,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散步、购物,这时大家把它叫做“步行者的天堂”。

彩虹大桥也是日剧迷必到的地点,桥上有《魔女的条件》中,光和未知一同乘车呼啸而过的俪影;桥下的台场海滨公园也有《恋爱世纪》中,哲平和理子在海滩上找戒指的足迹。

东京的天空是红色的,当夜幕低垂时,红色的天空化为漆黑,霓虹灯火上演着热闹的夜总会舞台,彩虹大桥并非浪得虚名,在夜空中散发着七彩变幻的桥影,由台场向东京都望去,正巧与东京铁塔搭成一幅都会夜景图。不管你是不是日剧迷,如此美丽浪漫的景致,都会让人心醉。

走在东京的街头,看到熙来攘往的人群,总会想起令人怀念不已的偶像剧。一直希望完治能回心转意,重新爱上孤单的莉香。你还记得每天一早上班时,一脸憔悴的完治走在路上,总会出其不意地听到莉香响亮清脆的呼唤,这时莉香灿烂的笑容,彷佛让全世界都笑起来了。当你去东京的时候,别忘了要找找莉香哦!说不定你会在街头与她相遇。

日本印象

气候:四季分明,各有特色

春季(三月至五月):寒冬一过,先是鲜艳的桃花,带来了春临大地的喜讯,接着便有妩媚的樱花,把三月底四月初的原野与庭园,点缀得分外悦目。

夏季(六月至八月):春去夏来,雨季便接踵而至,约三个星期。农夫们忙着耕耘插秧,气温渐渐上升,湿度也很高。夏季有很多民间节日,大众可以尽情享受。各处海滩及山间避暑地区,都挤满红男绿女,热闹异常。

秋季(九月至十一月):山丘原野,红叶渐多,秋色渐深。多姿多彩的菊花,几乎到处可见,尤其是在各地的大小公园。秋季日本,大自然的景色秀丽,展览会、音乐会、运动会等的举行,使所有大都小邑呈现出蓬勃的朝气。

冬季(十二月至二月):冬季的空气冷而清新,中部和北部更冷一些,很多滑冰滑雪的场所开放。

饮食:尽享四季不同美味

日本的春夏秋冬很分明,各季节有各季节的美食。日本料理的特点在于尽量发挥食物本身的美味。由于按照各季节使用最具时令的食材,所以同一道菜所使用的材料也会因季节而不同,你尽可享受四季不同的美味。

小料理屋(JapaneseRestaurants):这里指的是日本料理店,有多种档次。有的可以坐在料理台前品尝较简单的日式家常菜,气氛也很轻松,但有的非常高级,供应传统式的正宗日本料理。

居酒屋(Izakaya,JapanesePub):可品尝到各种酒类和以日本菜为主的下酒菜,价格也较经济实惠。酒类一般有日本清酒、啤酒等,最近也有不少店开始供应葡萄酒。

快餐(FastFood):除了汉堡、炸鸡之外,还有日式牛肉饭、咖喱饭等各式各样的日本快餐。还有的快餐店供应较便宜的寿司、天妇罗及荞麦面等。

小吃店(YataiStand):小吃店供应各式小吃,包括点心、饭类、酒类等等。其中有不少是日本特色的,如"黑轮"(日式杂烩、炸鱼丸)、烧章鱼等,美味可口。

交通:乘上JR线电车,疯狂Shopping

日本全国交通网以东京为中心,电车线与地下铁道线纵横市内,外来游客就算不懂日文,只要照着便捷的交通指示,浅草、新宿等都市是“随车可到”的。东京的四大购物中心:银座、涩谷、新宿、池袋,以银座为核心,其它三处各有特色,买着一张JR线电车票,就可以来个疯狂的Shopping之旅。

东京,大阪,京都,神户,名古屋,横滨,神户,福冈,札幌都有地下铁道。东京的山手线环状电车与大阪的环状电车,分别绕行于两大都市的中心地区,是极重要的都市交通工具。这种交通工具行驶平稳快捷而又价廉,票价根据行程的远近而定。车上的入口处一般都有自动售票机,车票必须保留,以便下车出站时,交给收票的人员。

购物:整个东京中都是一个惊人的百货公司

在日本的各大城市中,毫无疑问东京可以称为购物的天堂。银座、新宿、涩谷以及因电器用品价格低廉而闻名的秋叶原,都是著名的商业区。此外,位于许多大旅社以及大车站的地下商业街,简直把整个东京都变成一家大得惊人的百货公司。

在日本,不仅很多外国游客将大部分时间花在购物上,当地人也热衷于购买商品。人们把在大城市的大型百货公司购物看作是一种娱乐和享受。因此,百货公司方面绞尽脑汁,千方百计招揽游客。例如设置照看幼儿的设施;在食品楼层免费发放供品尝的食品;举办美术展览会或国内外工艺美术品制作的现场表演等。外国游客在公认的免税商店购物时,购买商品的总额超过10000元以上时,有些品种可免消费税。但由于消费税税率极低,与其到免税店买,倒不如去新宿、秋叶原的廉价商店买。

住宿:榻榻米房间精巧别致

日本旅馆的榻榻米房间,布置精简,格调别致。白天不见寝具,晚间女服务员会替客人准备好柔软舒适的被褥。早餐晚餐,也可送到房间内。这里设备很完善,服务也特别周到。房租账单会附加10%的税及10%-20%的服务费,所以不必另给小费。

电话服务:精美的电话卡成为纪念品

公用电话几乎到处都有,非常便利。黄色电话及绿色电话使用10日元或100日元的硬币,红色电话则只使用10日元硬币。绿色电话还可用电话卡。市内电话费是每分钟10日元,当听到电话内发出时间已到的警告后,请立即继续投入硬币。

在日本,用电话卡打公用电话是很普遍的,1000日元可买打105次(每次10日元)电话的卡一张。目前,超过1000日元的卡已不再使用。由于许多卡上印有吸引人的图案,所以它已成为一种纪念品。

新华网2004年11月02日

咖喱咖喱~这可能是全宇宙最地道的吃法了~

咖喱咖喱~这可能是全宇宙最地道的吃法了~

日剧《深夜食堂》里,老板将隔夜的咖喱浇在热腾腾的米饭上,趁着冷咖喱被热气慢慢融化的时候吃,简简单单的隔夜咖喱,在灯光昏黄的小店里,带出一段一段故事。

许多人喜欢咖喱,正是因为咖喱百搭,下饭,甚至在你不开心或一个人的时候,吃到好吃的咖喱,就会好很多。咖喱,真的是让人感到温暖和治愈的神奇之物。

一位拜咖喱教忠实信徒直言:你们都去玩儿吧,我只想宅趴在家,享受咖喱的好心情。咖喱混搭一切,百搭花样美食。

咖喱海鲜,黄橙橙浓稠的一锅,热气腾腾,白瓷盘里一半白米饭一半咖喱海鲜,最适合这个季节阴天或下雨时来吃,鲜美到让人瞬间跪倒,仰天长啸“太美味咯!”。

茄子、蘑菇、彩椒和冬笋……蔬菜咖喱,口味清爽,比肉类咖喱还要下饭,和通心粉一起搭配,值得伸出你傲娇的食指点一百个赞。

咖喱炒饭,随性把各种食材剁碎,按照熟透的容易程度,啪啪丢进锅里翻炒。鲜黄漂亮的咖喱炒饭出锅,配上罐身挂清凉水珠的冰镇啤酒,最能解救酷热让你躁动的胃。

食材姐的大姐大,万能百搭霸气选手,既震得住味道强烈的羊肉,也宠溺味道寡淡的鸡肉。连西红柿、酸奶、奶酪的酸味,也能被轻易引诱出来,整体的味道瞬间变得有层次感,忍不住一吃再吃。

再说到油炸食物,也是咖喱的亲密基友,高热量带来的罪恶感和满足感通通抛出,光那卡兹卡兹的声音,一想到就要狂吞口水。

咖喱就是有成就一切美食的大智慧。一切以咖喱为名的食物,自带丰富内涵。不过,咖喱虽然可以空口独吃,但总觉得有一点不甘心,如此好东西难道就这样随意嚼一嚼白白落进了胃袋?太对不起盘底那浓烈香辣的酱汁了吧!如此魅惑人心的美味,没有女一号怎么行?!于是,华丽丽的主食惊艳出场。

而咖喱的妙就妙在这儿——搭配主食。

就是非要你拿一碗饭一块饼,细细蘸上酱汁,任性地盖住原本的颜色,然后送到嘴里。就是这种极具侵略性的味道,完全改变了主食滋味,而主食本身恰到好处的嚼头和口感又让人根本停不下嘴,直到盘子被刮得干干净净。咖喱搭配万能且霸道的不行不行,必须要抢了所有食材的风头才可以。

咖喱,既是一种由多种香料调配而成的酱料,也可以指被英国人带到世界各地,加入了香料的食物或烹调手法。在东南亚地区菜系非常常见,伴随肉类和饭一起吃,有醒胃提神、增进食欲的神器功效。浓烈而豪放的咖喱,总能把美味放大再放大,引诱味蕾,让人食指大动。

地道的咖喱是多种香料的结晶,以姜黄为主料,加多种香辛料如芫荽籽、桂皮、辣椒、白胡椒、小茴香、八角、孜然等配制而成,味道辛辣带甜,具有一种特别的香气。

咖喱源于印度,但“印度咖喱”这种说法其实是有偏差的。因为咖喱真正被当做一种烹调口味手法的名字,是由英国人完成的。在印度,人们不会把某种单独的口味叫做咖喱鸡或咖喱牛肉。非要说的话,一切用主食来蘸着吃,各种加入香料的食物,或者受印度文明影响地区的类似菜,都可以叫做咖喱。

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,咖喱是黄色的,而且是浓郁的一坨似凝固不凝固半流动状态的黄色。

但咖喱只有这种单调的黄吗?NONONO,其实,你只要在咖喱中加入菠菜汁,酱料就会变为绿色;加入墨鱼汁会变成墨色;加入姜黄粉会变成黄色;加入牛奶的话就是白色;加入番茄酱或红椒粉,就变成红色,果真的千变万化。

印度咖喱————印度菜的一个标签

咖喱是世界赋予印度菜的一个标签。

传统的印度咖喱,融合大蒜、洋葱、芫荽籽、生姜、姜黄、辣椒、孜然几种必选主料,此外,还有芥子、肉豆蔻、小茴香、胡椒、丁香等可选配料,以及非常重要的姜黄上色的混合调料。在印度,每个主妇都有自己的一套咖喱配方,所形成的咖喱酱汁体系非常庞大。

印度咖喱的灵魂是香料。印度是香料共和国,有超过1000种可使用香料,连煮杯奶茶都要放香料。而香料之所以盛行,是因为印度终年闷热潮湿,用香料烹制食物,可以促进食欲,帮助消化。而印度人认为咖喱中姜黄的黄色也是有药效的。

在印度,每个主妇都是顶级香料专家,她们对香料的重视和爱甚至超过了烹饪食材本身,主妇们更愿意花上半天时间来磨、炒和拌煮香料。而印度咖喱辛辣、香味浓郁,且极富侵略性的特点,更是让它富有一种不确定的魅力,每一口咖喱在嘴里融化,都有探险一般的刺激。而印度不同地区的咖喱和配菜,也是有着名明显的区别。

印度北部有雅利安人带来的畜牧文化,他们会在咖喱中添加奶油、乳酪、酸奶等奶制品,口感醇厚,一般搭配各种饼食用。

印度南部的咖喱,使用更多辣椒和胡椒,以蔬菜或海鲜为主要食材,添加椰奶、椰肉和咖喱叶,然后搭配米饭或其他米制品食用。

而在一些其他地区,比如克什米尔的酱汁这种当地的特产,也会被加入到咖喱中,形成独到的地域风味。

东南亚咖喱————咖喱传播的第一站

东南亚是咖喱传播的第一站,泰式咖喱也有最多的颜色。

古印度文明对东南亚各国文化有很深的影响,体现在饮食上,就是咖喱的流行。

东南亚咖喱中最有名的是泰式咖喱。泰式咖喱可以分为红咖喱、青咖喱和黄咖喱。黄咖喱的颜色来自姜黄,红咖喱来自红色的干辣椒,而青咖喱,是制作中放入了新鲜的青辣椒。不同的食材需要用不同颜色的咖喱来搭配,比如咖喱蟹、咖喱虾通常用黄咖喱来烧制。

与印度咖喱不同的是,泰式咖喱的口味更偏于鲜、甜,因为大多数泰式咖喱的调味基础多了香茅、椰浆、鱼露等。在制作泰式咖喱时,需要事先把各种新鲜香料和香草磨制成膏状,用油炒过后再加入其他配料,因此咖喱膏在泰国当地的市场上很常见。

英国咖喱————英国让咖喱走向世界

大英帝国让咖喱走向世界,咖喱粉是英国人的一大发明。

咖喱对英国人有多重要?烤鸡咖喱是英国的国菜,地位甚至超过了炸鱼和薯条,而咖喱在英国国会中有自己的委员会,这些就说明了英国人有多热爱咖喱。

说到英国咖喱的渊源,其实从17世纪就开始了。这与早期殖民者接触印度当地的香料和食物有关。很多商人和士兵,都对咖喱充满了兴趣。后来,离开印度的英国人把咖喱也带回了伦敦。由于英国菜本身味道寡淡,咖喱又是解决吃剩鱼肉的最佳方法,所以咖喱逐渐受到平民阶层的欢迎。二战结束后,印度移民涌入英格兰,印式餐馆遍地开花,来自孟加拉国的咖喱厨师又丰富了英国的咖喱文化。

日本咖喱————曾是文明开化的象征

咖喱是日本文明开化的象征。日本人为了融入西方文化,在饮食上开始吃咖喱,后来咖喱逐渐发展成为日本的国民美食。

明治维新时期,日本人决心脱亚入欧,全盘西化。英国海军吃咖哩,日本人也跟着一起吃。从1890年代开始,咖喱出现在日本的海军菜单上,后来军方又对咖喱进行了改良,更加适合配饭,变成了和风咖哩的雏形。就连现在,日本海上自卫队还保留着星期五聚在一起吃咖喱的传统。

后来,日本人制出了自己的咖喱粉,不需要再向英国高价进口,再加上洋葱、土豆、胡萝卜等西洋蔬菜的大规模种植,咖喱成为一般民众也能够消费的廉价食物。据说一个日本人现在每星期能吃至少1-2次咖喱,而日本超市里的各种咖喱制品也非常丰富。

日本咖喱在继承基础上,还有不少创新之处。比如他们会加入特别的配料苹果、蜂蜜、香蕉等等,甜味比较重;也尝试在咖喱中加入土豆、胡萝卜甚至日本酱菜,这点影响到了中国。此外,日本人还创造出了咖喱荞麦面、咖喱乌冬面、咖喱猪排等,甚至还有极端的速食咖喱包,用奶油炒面糊配咖喱,微波炉里“叮”一下淋在饭或面上,连煮的步骤都省略掉了。

咖喱为什么人见人爱呢?

咖喱的脚步从不止于上面提到的这些地方。像咖喱香肠就是德国的国菜,南非地区也流行着许多风格各异的咖喱。中国最早接触咖喱的是上海人,20世纪初,最摩登的上海人开始吃西餐“英法大菜”,主要调料就是咖喱、各种酱汁,而且当时上海还有一种本地咖喱粉。而到了现在,咖喱牛肉汤配葱油拌面或生煎馒头,还是沪式早餐的固定组合之一。

许多食物离开了原产地,往往会水土不服,很难与异乡口味和饮食习惯融合。但咖喱却不同,它旅行全球,每到一地,就能和当地的物产风俗相结合,衍生出不同个性,为当地饮食文化带来新的色彩。咖喱之所以能有这么强的生命力,一方面是人类向来对香料情有独钟,另一方面还因为咖喱的包容性,能让人们在不断的创造中体会到冒险的乐趣。

继续说咖喱——咖喱二三事

继续说咖喱——咖喱二三事

Jessie的碎碎念,这两天着实是打仗一样的,最近突然的订单量增加,这两天烤了历史新高的面包,全是无油无糖的各种欧包,托大家的福,我还能坐在这里给你们写字。

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点开音乐,准备给文字配乐。却找不出一首可以符合题目的音乐。放一首印度歌?还是《欢乐颂2》的《咖喱咖喱》?算了,我弃权。

日剧《深夜食堂》里,老板将隔夜的咖喱浇在热腾腾的米饭上,趁着冷咖喱被热气慢慢融化的时候吃,简简单单的隔夜咖喱就引起了店内食客的共鸣。如今的咖喱已是很大众的食物之一了,但是很少有人知道,“咖喱”一词其实是误解的产物。什么?我吃了这么多年咖喱,你跟我说这是个误解?没错!尽管这个错误并没有影响咖喱走向国际餐桌。衍生出不同的个性。印度咖喱的味道极富侵略性,泰式咖喱首先给人视觉冲击,日本的咖喱则有水果的香甜。

咖喱的流传正是印证了一个道理——食物的历史不只是口腹之欲如何被满足,还有产物、文化、民族性格赋予的独特面貌。咖喱就像一颗种子,但他结出的果实,远超人们的想象。

Roganjosh是克什米尔地区料理的代表性作品,搭配玉米片和馕饼来吃(图片来自维基百科)

咖喱赋予了印度菜一个标签

在咖喱的起源地——印度等南亚国家,当地语言中并没有一类称为“咖喱”的食物。curry一词其实是英国人的发明,Kari的含义比较含糊,可以大致理解为“多种香料混合”、“酱汁和肉、蔬菜。豆子等混合在一起煮”。因此,17世纪来到印度的英国人,便用curry描述当地的各种加入香料的食物,甚至把其他受印度文明影响的地区的类似菜式也叫做curry。

印度咖喱的灵魂是香料。传统印度咖喱混合了洋葱、大蒜、生姜、姜黄、辣椒、芫荽籽、孜然几种必选主料,以及、芥子、小茴香、肉豆蔻、胡椒、丁香、小豆蔻几种可选配料。可以说,一百个印度主妇,就有一百种咖喱配方。

对香料味道敏感的人也许不太习惯印度咖喱,但它绝对不负咖喱发源地的美名。

另外,印度的咖喱普遍偏稀,甚至有很多是汤水。而世界上更多国家的人仍然偏爱浓稠一些的咖喱菜,所以就好像国外的中餐不太会做太辣的一样。印式咖喱(不是印度咖喱)会比较多使用酸奶,奶酪,奶油面粉糊之类的方法让咖喱变浓稠,口感也更加浓醇润滑。

泰式、马来西亚风格的咖喱,则是出了名的好看,颜色非常鲜艳,像泰国就有知名的青红咖喱,青色是因为有磨碎的香菜以及青柠。而红咖喱就如颜色一样火辣,即使烹调的时候加入椰浆、鱼露这类泰式风格的东西来中和辣味,仍然不妨碍他和海鲜的搭配,让食客们嘴唇鲜红疼痛也停不下筷子了吧。

日本咖喱,实际上就是给小孩吃的,用百梦多(昨天的公众号更新的,低脂土豆鸡胸咖喱饭,就是用百梦多原味咖喱块,小朋友都可以吃的)之类的咖喱块做过咖喱菜的人应该都知道里面会加入果泥,例如苹果、桃子之类的。整体的口味香甜适口。

北海道有名曰汤咖喱的名产,虽然看起来很像印度咖喱。很常见的日式咖喱饭就是搭配各种炸物。例如:猪排、鸡块、高热量带来的罪恶感和满足感不言而喻。

大英帝国让咖喱走向世界

Chickentikkamasala(印式咖喱鸡)就是一道看起来很像印度咖喱的英国国菜

印度咖喱跟着英国人传遍世界,咖喱粉就是英国人的一大发明。烧鸡咖喱如今是英国的国菜。所以,咖喱对于英国人是有多重要?烧鸡咖喱的地位甚至超过了炸鱼和薯条;咖喱在英国国会中有自己的委员会;几乎每座英国乡镇都有“咖喱屋”,出生于苏格兰的地狱厨神戈登·拉姆齐(GordonRamsey),曾到印度追寻真正的印度传统美食,他说他自小就迷恋英国街头的咖喱味道。

咖喱与英国的纠葛,从17世纪就开始了。1600年,东印度公司成立,早期的殖民者开始接触印度当地的香料和食物。1767年,英国政府开始直接控制印度。当时定居于印度的英国人,大多是商人或士兵,都对咖喱充满了兴趣。英军上校RobertKenny-Herbert曾写过一本《马德拉斯烹饪笔记》。他于1859年来到印度,一位老兵引领他进入咖喱的世界。这名老兵时常举办午餐派对,七八种咖喱一字排开,配上火腿、鱼子和酸辣酱,气势十足。

18世纪末,陆续离开印度的英国殖民者把咖喱也带回了伦敦。由于英国菜本身味道寡淡,咖喱又是解决吃剩的鱼和肉的最佳方法。所以咖喱逐渐受到平民阶层的欢迎。二战结束后,印度移民涌入英格兰,印式餐馆遍地开花,第一代咖喱厨师大多来自东巴基斯坦,也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。1984年,一部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《皇冠上的宝石》,描摹了英属印度的末日光景,亦唤起了英国人对于日不落帝国的追念与怀想。咖喱乘着这股印度文化风潮流行起来。在当时的酒吧里,酒与咖喱的组合,深受英国人欢迎。如今,英国有上万家餐厅、小店和酒吧都供应咖喱,有的酒吧还设有特别的“咖喱之夜”。(《大英帝国咖喱史,作者丁小穗》)

咖喱为什么人见人爱?

咖喱的脚步不止限于以上提到的国家和地区——咖喱香肠是德国的国菜,南非地区也流行着许多风格各异的咖喱。20世纪初,最摩登的上海引领了中国人对西方口味的认同,那时有一种专门针对中国人口为的西餐,叫“英法大菜”,主要调料就是咖喱、沙司。此外,当时的上海还有一种名叫“唯加”的本地咖喱粉。如今咖喱牛肉汤配葱油拌面或者是生煎馒头,也是街头常见的组合搭配。

咖喱是世界的,也是民族的。从咖喱中,人们可以看到印度人对香料的信仰,大英帝国的骄傲和失落,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昂扬,看到文明的交流如何塑造了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。

你看,咖喱,就是这样,简单而丰富。

关于牛肉咖喱的日剧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能帮助到您。

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权或涉及违法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